解锁潜力 知识产权助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释放活力
来源:网络 热度:31℃ 2024/11/1 23:25:48
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公布
截至今年9月底,西部地区各省份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9.3万件,同比增长16.7%;有效注册商标661.3万件,同比增长10.5%;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931个,批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、证明商标2389件,分别占全国的38.8%和33.3%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多措并举强化西部地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
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四川成都、陕西西安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。布局建设内蒙古、重庆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等11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2个快速维权中心,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,建设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320余家。
助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,在贵州、陕西等省份深入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,建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,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。
陕西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成果显著
陕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,实现登记申请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。截至目前,平台用户量233家,提交登记申请324件,发放登记证书131件,涵盖能源、水务、物流等多个领域。
新疆强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
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新疆分中心成功获批。制定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作备忘录》《企业海外(中亚五国)知识产权维权指南》,帮助涉外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。
东中西部知识产权深度合作
上海、江苏、福建等东部省份同新疆、西藏、宁夏等省份积极对接,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。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4.3万次,同比增长45.7%。
川渝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初步建立
川渝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初步建立。制定川渝知识产权合作重点保护名录,涵盖商标、专利、地理标志三大领域。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。
闽宁知识产权对口交流协作机制助力企业发展
宁夏同福建省以及两省区的6市4县加强合作,在办案协作、人才培训、地理标志保护等方面协同发展。
用好地理标志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
四川凉山州以地理标志为支柱,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,总产值250亿元;新疆打造地理标志特色示范村镇;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入选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互认互保名录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、办公室主任衡付广表示:
- 支持西部地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,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。
-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,加强地理标志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。
- 促进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事业繁荣发展,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支持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,营造公平竞争、创新活跃的知识产权生态环境。
特别声明:本站属个体站点,非官方网站。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,不保证其真实性,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并请谨慎使用。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 |